返回

我在大明开医馆

首页

第102章 嘴歪眼斜,见什么都是歪的!

果不错,但雨后得重新喷。”

马淳点头:“等收了这茬,轮种些豆类,能改善土质。”

来到田中央的凉亭,沈禾让人端来新摘的黄瓜和番茄。

这两样也是马淳带来的种子,如今已在皇庄扎根。

徐妙云咬了口番茄,汁水鲜红。“真甜。”

沈禾笑道:“这是按马神医的法子,用鱼肠肥的。庄里的孩子天天来偷吃,赶都赶不走。”

正说笑间,一个七八岁的男孩飞奔过来,怀里抱着个布包。

“马、马神医!”孩子跑得气喘吁吁,“我爷爷让送来的!”

布包里是几个烤得喷香的小土豆,外皮焦脆,掰开露出金黄的瓤。

马淳分给众人。

土豆入口绵软,带着淡淡的奶香。

“这是最早收的一垄。”沈禾解释道,“老李头非要烤几个尝尝,说这辈子没见过这么香的土蛋。”

徐妙云指着远处:“那片开紫花的是什么?”

沈禾顺着望去:“哦,那是新试种的紫薯。叶子能吃,根块是紫色的,蒸熟了甜得像蜜。”

日头渐高,马淳提议去看看蓄水池。

沈禾带他们来到庄东头,那里新挖了个两亩见方的池塘,四周用青石砌得整齐。

“按您说的,养了鱼又种了藕。”沈禾指着水面上露出的尖尖荷叶,“鱼粪肥水,水浇地,一举三得。”

池塘边搭着个草棚,里面堆着农具。马淳注意到棚柱上刻着道道划痕。

“这是?”

沈禾有些不好意思:“庄户们记得马神医来庄的日子。每来一次,刻一道。”

马淳心头一暖。

徐妙云轻声道:“他们是真心感激你。”

晌午在庄里用饭。

饭菜简单却丰盛:玉米面贴饼子、红薯叶炒鸡蛋、土豆炖野兔,还有一大盆鲫鱼豆腐汤。

庄里的老人孩子都来了,挤满大院。

几个孩子围着马淳,非要看他变“戏法”。

马淳从袖中摸出几颗彩色糖丸,引得一片欢呼。

饭后,沈禾带他们去看仓库。

新收的玉米棒子堆成小山,金灿灿的晃人眼。

“这只是最早的一批。”沈禾抚摸着饱满的玉米粒,“等全部收了,能装满十个这样的仓库。”

马淳估算着产量,心中有了盘算,“留足种子,剩下的可以往北边推广。那边地广人稀,正缺耐旱的作物。”

徐妙云补充:“父亲说,可以先在凤阳试种。那里是皇上故土,意义非凡。”

沈禾连连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