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朱雄英要是活着,我的允炆怎么办
暖阁中的家宴已备妥。
朱元璋在上首正襟危坐,马皇后坐在他身侧,目光时不时落在下首的马淳和徐妙云身上。
徐妙云身下垫了厚厚的锦褥,姿态恭谨。
朱标在朱元璋下首,眼神复杂地偶尔掠过马淳。
马淳坐在朱标对面,背脊挺直,脸上巴掌的微痕依稀可见。
终于,马皇后放下了银箸。
她望向马淳,“淳儿。家里的事……你且详细说说。我们的继……我是说,那位照料爹后半生的姨娘,她是怎样的人?爹带着你在那徽州深山,又是如何过活的?”
朱元璋的目光也投了过来。
马淳微微抬眼,声音低沉平缓,仿佛在叙说一个遥远的故事:“爹逃至徽州府,寻了一处人迹罕至的深山落脚。那时世道混乱,他不敢显于人前。山深林密,一日他不慎摔断了腿,动弹不得,幸得一位山中采药的女子搭救。”
“那女子家中……早已没了别的亲人,孤身一人避乱山中。”马淳顿了顿,“爹养伤数月,她悉心照料。两人皆是乱世飘萍,无依无靠。同病相怜,时日久了,便生出了相依为命的情分。后来……便结成了夫妻。”
马皇后静静听着,想到父亲深山独自求活的艰辛,顿感无比心酸。
“不久,便有了我。”马淳的语气苦涩,“那深山真是如同世外桃源,与外界几乎隔绝。爹终日担惊受怕,他总说自己曾是郭大帅……郭子兴的结义兄弟。红巾军起事那会儿结下的情义。他认定自己是大元朝廷眼中的‘反贼余孽’,官府必然通缉捉拿。故而他始终不敢离开那片山林一步,对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浑然不知。”
“父亲就像那《桃花源记》中的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一心只求母子平安,苟活于世。”
朱元璋听得入神,微微颔首。乱世求生,谨慎是常情。
“后来,母亲染了急症……”马淳的声音更低了些,“山中缺医少药,不幸早逝。爹悲痛万分,形销骨立。我那时年纪还小,只知整日看他望着山外出神,神情日益恍惚憔悴。守孝期过后,爹似乎下了极大的决心。他拉着我,说不能再待在这‘桃花源’里等死,是时候……是时候要出去看看外面的‘天地’了。”
“我们收拾了仅有的细软,一路跋涉。途中,才陆陆续续从流民、商贩口中知晓了些外界情形……大元已经亡了!如今是朱大帅……陛下的天下了!”
马淳看向朱元璋,目光坦然,“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听一过路的行商闲谈时说起,当初郭大帅麾下的那位义女,马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