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天战神

首页

第311章事无巨细

宋家的阴招。

所以,他自从进了招待所标间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一步。

任凭姓曲的怎么劝他出去透透气,都只是憨厚的笑。

诚恳的表示:“既然是接受调查,那就得有个接受调查的样子。省的被人说三道四,再给军区领导和内务部的领导添麻烦。”

对与刘毅的态度,姓曲的既挑不出毛病,也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人家讲究军纪,严格要求自己,还打着怕给自己惹麻烦,他又有什么好挑的呢。

不过,在宋若桥的授意下,“办法”还是要想的。

比如怕刘毅憋屋里闷,时不时的来唠一会儿。一到晚上就催着好好休息,还给屋里送了台影碟机和一大堆电影碟片。

另外,刘毅每天写出来的东西,中午和晚上送饭时都会“顺手”带走,完全不给他更改修整的机会。

总之,就是尽量拉长刘毅报告的完成时间。还有,让他的书写时段变得零碎。

用这种方式,让刘毅无法集中精力捋顺思路。

人的记忆是会消退的,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中,除了某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关节节点,余下的大量次要内容,会在不自觉中淡忘,甚至出现记忆盲点。

人的大脑还有一个“习惯”,就是会自动修补某些模糊的细节。

这个“修补”的过程,很多时候人本身是意识不到的。

一旦刘毅的记忆出现类似的偏差,他写出的东西,必然会和之前的报告出现不吻合的情况。

以此为理由,就可以把人留的更久,从而找出更多的“问题”。

感谢大学开设的种类繁多的选修课,让刘毅懂得了记忆偏差效应。

并以此,隐约意识到了对方的打算。

于是他写下的每一段内容,都与记忆中的情形,和之前写过的报告相印证后才落笔。

尽可能的避免误差的出现。

同时因为真正做到了事无巨细,所以忙活一天写出来的东西,虽然时间线没有推进多少,但字数动辄八九千甚至过万。

每次看着姓曲的把满是文字的稿纸带走,刘毅就会脑补他回去后,逐字逐句推敲、核对,最后一幅头大的模样。

就这样,四天的时间过去,刘毅终于写到了反伏击后,转移自查的内容。

姓曲的明显对这段内容非常感兴趣,借口周末闲着没事儿,在刘毅房间泡了一天,差不多是眼看着刘毅把整段经过写完。

晚饭过后,又拉着刘毅看起了一部叫做《黑鹰坠落》的电影。边看边拉着刘毅分析里面的战斗场面,哪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