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那孩子是六指?
那时候所有记录他都翻阅了,并未发现这这孩子是六指的记录。
如此显著的特征,不应不会记载的。
“是,是六指不假,臣已反复确认过了。”蒋瓛回道。
仔细确认过的事情,当然敢做这个回答。
真相呼之欲出,朱元璋有些紧张,既希望是,又希望不是。
“你马上再去寻当年接生的稳婆,以及负责把孩子送于鸡鸣寺的内伺,包括鸡鸣寺那些负责超度的和尚。”
这些人都曾见过夭折的孩子,是不是六指,他们之中总归是有人还记得的。
朱大福买下那酒馆后,又雇了个伙计。
酒馆虽小,只靠他一人忙活也忙不过来,总归是得有个帮忙端盘子,洗碗碟的。
这伙计叫高成,十三四岁的年纪,看起来倒挺憨厚的。
一日,朱大福正领着高成重新粉刷酒馆的时候,朱元璋又来了。
当年经手的那些稳婆内伺和尚,故去的故去,回老家的回老家,游历的游历,一时半会也寻不到。
消息没等到,朱元璋却有些思念这个可能是他孙子的朱大福了。
当即便命锦衣卫稍微打听了一下,得知朱大福买了个小酒馆,准备开业的时候,朱元璋更安奈不住了。
他也知道朱大福是商籍。
好好的一个娃儿,不管到底是不是他孙子,他都不愿看着他与那些满身铜臭的商贾为伍。
对他来讲,改个籍不过一句话的事儿。
见到朱元璋出现,朱大福很是欣喜,把手里的活儿交给高成,他则带着朱元璋来到后院的一小块空地儿上喝茶。
茶倒上,朱大福道:“想不到这么快就能见到你了,我还担心,我连你姓甚名谁都不知道,往后想还你钱也找不到你的人了。”
朱元璋正襟危坐,回道:“我姓吴,钱既给了你就不用你还。”
朱元璋昔日封吴王,吴对朱元璋有着不同的意义。
“这哪行?老吴,我有手有脚的,哪能要你的钱?钱一定是要还的。”朱大福道。
朱元璋的心思也不在还钱之上。
说着,朱元璋转移了话题,道:“我在衙门有些关系,我找个关系,给你改成士籍,你还年轻,用功读书,不用几年就可高中的。”
什么跟什么嘛,他有了神厨菜谱,正打算大干一场呢,这怎又改士籍了。
“别啊...”朱大福赶忙道。
话还没说完被朱元璋打断。
只见朱元璋眼睛一瞪,不高兴地道:“怎么?你还不愿?士农工商,士自古都排于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