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迂腐的答案
波澜不惊。
紧接着,朱棣又道:“洪武十年的时候,大嫂早产,倒曾诞下了一个死婴,算起来的话,朱大福怕就是那孩子。”
宋朝能有狸猫换太子,现在死婴复活就不算稀奇。
对朱大福,朱棣其实并没有过多担心。
一个乡野长大的孩子,欠缺的东西太多,想要继承皇位,那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老爷子年纪大了,可没那个精力再重新教起了。
“吕氏那女人肚量狭小,满肚子的阴谋算计,可不会轻易容下那孩子。”道衍道。
这些年,她又是怎么对朱允熥的。
“老爷子一代雄主,谁敢在他面前搞阴谋诡计,可落不了什么好。”朱棣道。
对自个儿爹,朱棣还是了解的。
“所以说啊,只要老爷子还在,王爷便得做好忠臣孝子,急不得。”道衍附和道。
朱棣和道衍一对一答,谁都没把朱大福放于心上。
不说是有吕氏在前横着。
即便没有吕氏,一个乡野出生的穷小子,又能翻起什么浪来?
关中之地大旱,自春耕后,数月时间滴雨未下。
种下的粮种芽都没发,就直接干在了地底下。
眼看着生计没了希望,很多百姓开始或北上,或南下,拖家带口徒步数百里外出讨生活。
一时之间,各较为富庶之地都聚起了大片流民。
应天府作为大明的京畿之地,聚拢过来的流民自然也不少。
因在天子脚下,又有朱元璋的雷霆手段摆在那儿,京中的各相关衙门,面对这些涌进京的流民,除了组织赈灾别无他法。
可因涌进来的流民实在太多,粥棚每日虽都在加,但依旧还是会发生流民因抢粥而造流血之事。
东暖阁中。
户部尚书赵勉一脸为难,道:“陛下,这些时日流民源源不断涌进京中,户部受命开仓赈济,数日时间便赈济出数百石,可流民非但不减,反而持续增高,再这么下去,京中存粮怕是扛不住。”
若只单方面赈济,而不想其他应对措施的话,流民只会越来越多,存粮只会越来越少。
五城兵马司指挥使万阳,也随之适时道:“随着京中流民的增多,偷盗打架之事也多了不少,兵马司监牢中在押犯人也比往日要多。”
很多流民为填饱肚子,会故意被官府羁押。
被羁押后,即便没了自由,但至少不用担心被饿死。
听着汇报,朱元璋也有些烦闷。
哪个衙门有事都要来找他,他又不是神,怎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