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你还有土豆?
束之事。
对于贪官的处置,朱元璋大多是交给锦衣卫的。
对那些衙门,朱元璋并不放心。
他们官官相护,沆瀣一气。
其实,朱元璋考虑的也对,官员之间并非他们不愿结党就能不结的。
毕竟利益牵扯着,即便他们不愿意结,盘根错节的利益也会促使着他们去结。
进了锦衣卫,不管是谁,不想招供都不成。
自赵勉被抓,到主动交代事情的前因后果不到一日时间。
这批土豆自去岁秋天便已经被售卖出去了。
这么长时间,即便想要收集齐土豆怕也是来不及了。
土豆能回收上来,朱大福还能宽心一些。
现在土豆没希望收上来,接下来的春耕可就难了。
当务之急也没人再去考虑处置赵勉,所有人的关注点都放在了春根怎么办?
那么高产的土豆,谁都希望几年多种有些。
土豆多了,养活的人也就多了。
人口决定国力。
只有人口提升了,国家才能强大。
所有人一筹莫展,一旁黄子澄率先出言,道:“陛下,土豆本就是朱东家一手操办的,不知朱东家那里有多少,若是可以的话,他帮些忙,朝廷的困难便也就能够解决了。”
能解决,朱大福当然是愿意帮忙的。
黄子澄其实是觉着,朱大福酒楼都没搜出土豆,那定然是不会再有了。
像朱大福那么财迷一个人,若是有土豆,他必然会售卖的。
既是不售卖了,那肯定是没有了。
若他拿不出来,不管朱元璋怎么想,别人肯定会觉着这是朱大福想卖钱,不愿意资助。
如此一来,朱大福的名声必然会受到影响。
很多事情,一下子急不来,是需要循序渐进的。
黄子澄出言,朱元璋好像又重新燃起了希望,遣走了众人不再言语。
为避免朱大福的身份被人发现。
官府与朱大福的交接,朱元璋都会亲自去。
到了大福酒楼,朱大福仍旧不在。
朱大福手下管着的产业多,经常寻不到人倒也在意料当中。
经过询问,得知朱大福去了郊外的田里。
朱元璋二话没说,直接转了过去。
到达田里,朱大福正领着农人往没盖大棚的一千亩土地种插秧苗。
朱元璋时长跟着朱大福到田里,对这里的情况也有所了解。
瞧着朱大福手里的秧苗,一脸的兴奋,问道:“这是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