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二太孙会帮忙
太孙仁义,定会帮这个忙的。”
说到此处,意思很明白了。
升华詹徽对朱大福的矛盾。
同时也让詹徽别不敢干,你后面可是有强大后盾的。
詹徽在前面当枪使,朱允炆在后面做些提携。
不管成与不成,朱允炆宽仁谦恭的形象一直都在。
早朝结束,黄子澄的话依旧还回响在詹徽耳朵里。
吏部为六部之首,他还是都察院左都御史。
这两个衙门一个是选官的,一个是监察百官的,可谓是重之又重的两个衙门。
他能做这两衙门的主官,可谓是尊崇到了极致。
他朱大福是谁?不过一个乡野村夫而。
是不能在他跟前吃了亏,装孙子。
不然的话,往后他还怎么混?
詹徽手段狠辣,阴险刻薄,跟个饿狼似的,一旦咬住就绝不会松口,直到把你咬死为止。
应天府乡试今年秋天举行,算起来也就几个月时间了。
下辖州县士子已开始陆陆续续进京了。
早些进京,一方面是因为怕赶得太紧耽误了考试,另一方面也是提前适应一下京中的环境。
当然,也有想了解此番乡试士子的水平,以及结交些人脉。
毕竟,一旦通过乡试,那就有做官的机会了。
能知晓,你现在的同窗昔日会走到哪个位置?
无论是兴明日报内容质量,还是兴明日报印刷的宋体字,都受到了士子们的强烈追捧。
不少人不仅读报,还学着书写印刷的宋体走。
这种字体能粗能细,端正庄严。
在乡试之前,若能书写出来,定能为自己加分不少的。
每日售罄之后,各士子依旧会跑到报馆门口询问是否还有。
因买不到报纸的士子很多,加印的呼声自然也就很高。
说的士子多了,朱大福也便决定从即日起每日报纸米日加印五千份。
另外,昔日的那些旧报,有需要的人也可订购。
底稿都还在,加印一下倒也可以。
若他们抓肝挠心的,只想着往期的那些报纸,没心情看书。
因此影响了他的发挥,那他不成了罪人了?
因兴明日报,收士子们的文章。
随着进京参加乡试的士子多了之后,投稿的文章也越来越多了。
单靠解缙每日下值审稿已完全审不过来了。
没办法,朱大福只能是一整日待在报馆,负责审稿。
乡试之后便是会试。
乡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