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不怕死的劝谏
想谈立储的事情一早就会把这些消息封锁起来,现在这些消息既然流传出来的这么多,十之八九是父皇故意透露,就看我们之间的能耐了。”
他大哥走了,储君迟早是得选的。
当即,朱棡吩咐道:“再那些东西送去京中,多找些人,声势越大越好,老二孔讷支持,朱允炆那小子有方孝孺支持,本王还不信了,没了他们本王就干不成事。”
朱棡心情高兴,即便有人心里有所疑虑,也没人敢开口。
朱棡让送礼,他们去送就是。
朱棡让联络谁,他们直接联络也就是了。
现在这个时候,的确是谁有什么本事就使用什么本事。
但他们所做的一切早就细无巨细的落在了朱元璋那里。
朱樉给孔讷送了什么,朱棡给朝中谁送了什么,朱允炆又差使着那个落榜了的陆鸿振拉拢了多少读书人。
这些事情,朱元璋都一清二楚。
瞅着这些,朱元璋眉目一直没有舒展开。
若不是奉天殿起火,他都没有机会看到他儿孙的这些本事。
朱元璋农民出身,小农思想比较重,心里对儿孙看待的也重。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做了皇帝,怎么着得让他儿孙过上好日子的。
因而也才会把他们那些儿孙分藩出去。
最关键的是,他也信任这些儿孙。
经奉天殿着火一事,朱元璋也想明白了。
李世民能为皇位造玄武门之变,他的儿孙也不是不可能的。
“给咱仔细查,别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朱元璋吩咐道。
他要趁他还活着的时候,让他儿孙中这些牛鬼蛇神的都跳出来。
这样,他大孙即位才能安定。
立储之事,不管上上去多少奏章,最后都如泥牛入海一般。
朱元璋能沉得住气,各路人马的支持者却是熬不住了。
一直这样上奏章也不是事儿。
朱元璋那里没什么表示,他们总不能一直上下去吧?
最后,不知道是哪方的人先带头,齐刷刷的跪在了奉天殿之前。
现在,奉天殿已经在重新修缮了。
都是些着朱色官袍的大官,就那么齐刷刷的冲着奉天殿跪着。
有些显得倒像是给奉天殿干活的那些匠人下跪的。
朱元璋处理不好立储之事,并不想见朱大福。
朱大福流落外面那么久,吃了那么多苦,他却连这么点事情都处理不好,见到朱大福,总觉有些对不起朱大福。
要不然按往日出宫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