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你都知道了?
蓝玉收敛了玩笑,郑重其事地道:“陛下说,吴王有需要的时候再遣派我们出去,吴王不需要之际,我们只管安安稳稳待着,别帮了吴王的倒忙。”
常升脑子比常森多一些,听了蓝玉所言,马上想打了关节之处,道:“陛下并不介意我们知道吴王身份,不仅如此,还让我们能帮吴王忙之处就帮一些?”
这可理解为朱元璋在为朱大福培植自己的力量。
知道了朱元璋的用意,他们轻松了不少,也少了几分担忧。
常森更是大手一挥,直接道:“那行了,吴王那里若真要人手的时候,老爷子最先考虑的也是我们,吴王如不需人手帮忙,那必然是有自己盘算的,我们也别多想了。”
在常森看来,需要帮忙的时候那就痛痛快快的帮,不需要帮的饿时候他们也没必要惺惺作态,弄那套虚假之物。
朱大福本就是无意与朱元璋说了说他的想法,他不仅对自己带兵出去没抱希望,就是对朱元璋吩咐其他信得过的人带兵出去也没抱设么希望。
出兵本就不是百分之百有胜算的。
谷/span对一个儿成功几率不是很大的事情,却要给一个武将通天的权力,这放在任何一个统治者身上都是极难被接受的。
接了由传旨太监宣读的旨意,朱大福有些发懵的时候,兵部的调令也已经来了。
在明朝,五军都督府负责练兵,兵部负责调兵。
皇帝旨意只是给朱大福的,若想朱大福带出去的这些兵有合法性,那还需有兵部的公文的。
有了兵部的公文,朱大福麾下的那些兵不论战死还是立功,才能拿朝廷的抚恤和奖赏。
不然的话,那些兵无论做了多少事情,都很难被朝廷承认的。
给朱大福兵部调兵公文的时候,茹瑺亲力亲为。
这可事情,他本可同意后,由下面的小吏完成就是了,但他也想瞧瞧朱大福的实力如何。
朱大福将要带出去的虽是他自己的私人护卫,但那毕竟也是大明的兵,他们即便要战死,也不能再无谓的战斗中牺牲。
见到朱大福,茹瑺第一感觉这乃太子复活。
但若仔细打量,发现眼前这少年身上的气质较之为太子还耀眼。他身上较儒雅偏书生气的太子多了几分刚武之气。
茹瑺突然觉着,靖海大将军这头衔给了朱大福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突兀。
本想盛气凌人,质问朱大福在靖海之事上有何不一样的想法的,话已经到口,茹瑺态度和气了许多,平和道:“户部可在一月之内就把吴王五万大军三月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