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瓜分利益
局。
毕竟这是大明将来的发展方向,若现在参与不进来,将来怕只能是沦为每日只能提笼遛鸟,靠朝廷俸禄养活的酒囊饭袋了。
朱元璋想给自己子孙这种衣食无忧的日子,但他也同时希望自家子孙能够干一番功业,寻到自己的价值。
当然,若实在干不了,那朱元璋也无能为力了。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朱元璋也没办法指望所有的子孙都有辩公案,定乾坤的本事。
朱元璋对朱允炆的回答一直没有表态,朱允炆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回答没能让朱元璋达到满意的程度。
不过,他倒也没那么担心。
只要是他的竞争对手没超越他,那他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这个时候天已经快亮了,朱元璋也要马上进宫参加早朝。
本来皇帝住在皇宫里,抬腿就可去了奉天殿,朱元璋却偏偏要住到宫外面去,且比一般朝臣都远,平白比平日得早走半个时辰。
为了这个事情,不少御史翰林的没少劝说朱元璋要回宫住,帝星跑到了不属于他的地方,那可是要生气动乱的。
可惜朱元璋不为所动,无论谁说都不听。
那些人实在是劝说不得,只能是乖乖闭嘴了.
谷簂/span现在也不到文集团猖獗的时候,可没人抓着皇帝使劲劝。
尤其是在朱元璋手里,逼急了他,朱元璋看翻脸不认人。
正因为把文官集团得罪的太惨,朱元璋在青史上的名声才变得有些不还好。
其实,就冲朱元璋对老百姓多的那些,那可真能成普天之下第一好皇帝了。
咳咳...扯得有点远。
朱元璋虽说住在宫外,但每日参加早朝也一如往日那般准时。
之前就已经劝过不少了,最近在朝堂上也没人就朱元璋住在外面的事情说三道四了。
因而,一入朝会便进入了正题。
众臣叩拜结束,朱元璋直接点名了今天的第一个议题,道:“对倭特使捷报已传,礼部,来把对倭特使的奏报与朝野公布一声吧。”
当初倭寇使团走的时候,朱允熥就是从礼部手里接走的人。
现今由礼部来像众位臣僚宣布此事也无可厚非。
听到招呼,任亨泰上前宣读了朱允熥的奏报。
朱允熥所言文绉绉的,解释的都是倭国现今所存在的局面,自也可当着一众大臣说。
至于蓝玉的,那可就免谈了,言语粗鄙不说都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
“诸位也都听到了,倭国愿与我称臣纳贡,并附时间银矿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