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李景隆的主意
了,李景隆说得对,若真是派遣宦官过去了,那现在的朱允炆可不仅仅是被禁足那么简单。
不过,他所思一切真就是全为朱允炆所虑的。
他之所以选择让宦官过去,那也只是觉着朱允炆在东宫培养了一批可靠的宦官,让这些人搞得刺杀也是很可靠。
要怪只能怪,朱允炆能用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黄子澄不再解释,他考虑不周到就是不周到,颓然之下完全没有了刚进来时的盛气凌人。
“听说有几个活口被送去五城兵马司了?应该不会说什么吧?”
现在的关键在于是哪些人会不会把他们捅出去,一旦那些人说了什么,那一切可就都完了。
“放心吧,不说我直接雇的那头目被朱大福杀了,即便是不杀,他也找不到我,我是通过层层转包的,哪能那么容易抽丝剥茧找出我来,放心吧,即便找出来,我大不了就像江夏侯父子把这些事情一人担了。”
谷浏/span周德兴父子落了个抄家灭族固然是因为自己的咎由自取,但若是换个角度来看,又何尝不是被朱允炆母子的的愚蠢所害。
黄子澄自诩为读书人,自也多少得要点脸的,他即便听出来李景隆的意思也不敢大言不惭的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周德兴父子身上。
若真这样做了,那可是要让盟友寒心的。
黄子澄主动转移了话题,问道:“曹国公可有其他办法,现在二太孙被陛下禁足在外面,那里皆都是陛下的人,完全没办法与瑞二太孙通上话,所有的一切都只能靠我们了。”
现在朱允炆又出不去,黄子澄他若不操持着去做此事,等于是像朱大福认输了。
若他什么都没做过,只是为朱允炆授过几天课,那自然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可他该做的都做了,显然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
要不想自己往后被穿小鞋,只能是朱大福不即位。
“放心,我想好了,做个默默无闻的人其实也挺好的,人其实有时候是要被声明所累的,现在全天下都知道吴王殿下靖海平倭,单枪匹马入倭国,搅动倭国风雨,又让倭国对我大明称臣纳贡,贡献出了石见银矿,现今又以百姓手里的宝钞兑换朝廷的新铸白银。
此事若砸了,朱大福势必不会再受到百姓的信任,一个储君在还没即位的时候就得罪了百姓,那还怎么传位给他,给他传位不是等着百姓对朝廷也存疑吗?
有句话是怎么说来着呢,民为本,本固邦宁,陛下即便是再器重朱大福,也绝不敢拿大明的江山社稷开玩笑的。”
李景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