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皇孙的身份被曝光了

首页

第371章 对黄子澄的处理

之后,才道:“吴文年轻气盛难免有犯错的时候,年轻人该原谅就原谅,一味的苛责是要影响亲情的。”

在朱大福看来,朱元璋只剩下朱允炆这一个孙子了,除严格教育的同时,何尝不需要互相慰藉。

朱元璋表现的生人勿进,自是要伤了与朱允炆的祖孙感情的。

朱元璋对朱允炆的表现已不是第一次失望了,次数多了自然也就习以为常了。

就像现在,朱元璋并未因朱允炆和黄子澄而生气。

事情发展到现在,中间虽然出现了些变故,但浙西丧都在所能接受范围之内。

在这些事情中,他所看到的完全都是他大孙临危不乱的处置能力。

光从这一点上来看,他就没什么好生气的。

“咱知道,那孩子是咱看着长大,咱知道该怎么做。”朱元璋道。

朱元璋也想过了,只要存在利益牵扯他即便再苦心调节兄弟之间的亲情怕都无济于事。

他大孙并非不知分寸之人,留给朱大福个施恩的机会,或许更容易修复兄弟间的情义。

“济南的事情发展到现在传的可谓是沸沸扬扬的,既然已经知道了真相也势必得有个处理决定的,如此方可以儆效尤,也避免议论纷纷,对一手策划此事的黄子澄,你可有处理意见?”

朱元璋的询问,既是征求朱大福的意见,也是对他的考校。

很多时候,朱大福的处置方法要比朱标更贴合朱元璋。

朱标读书太多,虽不至于书生气太重,却也难免是要受书上那些东西的束缚。

“怎么处理?按理来说此乃对宝钞改革关键时期,唯有对破坏者从重从严处置,才能让百姓看到朝廷的决心,对朝廷往后的政策给予支持。”

顿了一下,朱大福变了语气,道:“在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此事,黄子澄好歹也是学富五车之人,从重从严处置又如何,顶多砍了他,这样他在门生故旧的宣传之下,摇身一变成了忠臣,不仅我等这些人要成奸佞,就连陛下也要成了听信小人谗言,陷害忠良的暴虐之君的。

名声又不能当饭吃,这倒也没什么,可如此就让黄子澄的虚荣心得到满足了,打蛇打七寸,想要惩处他,那就得挑他的软肋,倭国不是教化不够,需要有人过去搞搞教化吗?我看就让黄子澄去吧。”

这个事情肯定是没人愿意去的,毕竟在大明读书人那是很受礼遇的,除却种地不要钱,就连过堂也不用跪拜。

除此之外,庶民百姓哪个见面不是客客气气的。

若是到了倭国,还能有这个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