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联络
有鬼也是很大一方面原因,若没还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完全可光明正大的去走亲戚。
朱允炆到泰悦茶楼等了许久,李景隆才终一脸疲倦的出现。
一进门,李景隆便脸上挂着笑,问道:“二太孙禁足解除了?”
在朱允炆禁足这段时间,李景隆也曾安排人对朱大福搞过刺杀,不知道是因为朱大福实力太强,还是因为李景隆实力太弱,反正最后没有成功。
不过,不管成功与否,朱允炆总是应与李景隆表示一下感谢的。
当然,这不过只是一个由头,朱允炆要的是往后还能得到李景隆的多方扶助。
“二太孙禁足的这段时间,臣还曾与黄先生一起喝过几杯茶,黄先生学识渊博,让臣受益匪浅,此一去倭国,再见面不知何时。”李景隆言语之中的遗憾显而易见。
历史上的李景隆把朱允炆的五十万大军葬送在了朱棣手里,留下了草包,战神的讽刺。
但他本身并非不学无术之人,相对那些舞刀弄枪的武将,他也喜欢读书。
别管他是否与黄子澄相谈甚欢,反正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并不显得突兀。
借着黄子澄,朱允炆与李景隆聊的还算不错。
在朱允炆看来,一些话不用说明白李景隆也知是什么意思,就像当下李景隆这般亲络的态度,除了他所送李景隆的东西,还有他实实在在的身份摆在那里。
现在巴结着他那可就是从龙之功。
殊不知,他目前的表现太过差强人意了,不说是李景隆这儿写平日里就没什么交情的武将了,就是那些文臣都需重新选择了。
总的来讲,朱允炆与李景隆此番见面虽说没敲定什么行动,但也算确定了双方各自的盟友关系。
之后,朱允炆先行离开,李景隆则重新叫了壶茶水自己倒了一杯,自言自语道:“殿下英明如此,真会生了朱允炆这一儿子,头脑不够,手段不行,没伤对手一分一毫,倒让自己损兵折将。”
发展到现在,真正支持朱允炆,朱允炆所能派上用场的怕也只剩他了吧?
方孝孺虽教过他课业,且在文人中能起到一定的话语权。
可倘若只说几句朱允炆的好,文人或许会人,倘若与这段福相比较,怕是没人认同了吧?
无论是兴明学堂亦或者是兴明报馆,那都很受文人追捧。
朱大福作为创始者,自然也就成了万众瞩目的存在了。
这个时候想要贬损于朱大福,怕是即便是方孝孺都办不到了。
不止如此,朱棣这个时候想要对付朱大福怕也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