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给咱拟旨
后暂羁押朱允炆与东宫,等待发落。
这些翰林学士都是读书人出生,对朱允炆这个重文的太孙印象颇为不错。
毕竟说来,在那些有能力继承大统的王爷们当中可没有亲近文人的,这些王爷们将来若当了皇帝,他们很难施以抱负的。
他们这些文人若想大展拳脚的话,也就唯有让朱允炆这个太孙即位了。
现在把朱允炆这个太孙的罪证公布一大堆,那他还有即位的希望吗?
朱元璋把蒋瓛拿来的供状摆出,又说明了大致意思后,几个翰林学士愣了许久,不知如何下笔。
朱元璋压根就不给他们交流考虑的机会,在他们一头雾水的时候,直接呵斥道:“怎么?堂堂翰林学士连道旨意也不会写了?”
这旨意他们是能写,可为何会下这道旨意他们就有些不解了。
朱元璋呵斥之后,那几个翰林学士依旧久久无法落笔。
朱元璋也不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吩咐道:“把翰林院所有人都给咱叫过来,今日这道旨意若写不出来,谁都不能走。”
朱元璋也清楚,这些翰林学士并不是不会写这旨意,他们只是不相信这些东西会与朱允炆有关。
其实,这也正常。
朱元璋他自小看着朱允炆长大,都没能发现朱允炆的两面性,这些翰林学士与朱允炆接触过几次,又怎能发现?
朱元璋下旨,高良俊很快把人喊来。
大大小小的翰林官员把整个东暖阁充斥的满满当当的,整个东暖阁的空间也不是很大,自也没有那么多桌子让他们去坐着去写。
很多人都摊着纸,抓着笔趴在地上写。
这么多人也都是大眼瞪小眼,没一个人落笔的。
翰林院本就清贵,这些人自更珍惜自己的名声,朱允炆平日里若风评就差,那他们言语越是犀利自也越好。
可朱允炆宽仁谦恭,任谁看那都像极了朱标,他们写了这个旨意,是要被士林抨击的。
气氛沉寂了许久,终有翰林学士忍不住了,问道:“陛下,此供状是否查明属实了?”
敢这个时候在朱元璋面前问这话的,那胆子必不小。
果不其然,此言询问出口,当即激起了朱元璋的咆哮,叱问道:“咱若不调查清楚了会下在旨意吗?怎么着,你是觉着咱是给咱孙子加了莫须有的罪名?”
其实,这些翰林学士谁都没有怀疑到此的。
他们都清楚,即便朱元璋否定了朱允炆的储君,也不会弄出莫须有的罪名玷污朱允炆名声的。
那翰林学士俯首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