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稍等
心镇党委书记张兴国,剩下的小组成员,李修远划分为三个小组。
第一小组是执行组,主要单位有县政府办公室、县财政局、县信访局三局,具体人员则是财政局一个副局长,信访局一个副局长,然后县政府办这边人数要多一点,一个副主任,然后综合科两到三个人,第一小组初步计划是五到六个人。
第二小组是专业技术组,构成单位有县农业局,副局长一名,副高以上职称农艺师一名,再有两名技术人员;县建设局、水利局差不多也是这个配置,第二小组初步计划是十二人。
第三小组是监督组,县纪委和审计局,县纪委监察室主任一人,审计科科长一人,一共两人。
三个小组一共是不到二十人。
再加上云彦昌这个组长,两个副组长,人数在二十出头。
这个是李修远精心考虑过的,二十人的新农建设指导小组,人数上不算是太多,但是级别却不低,涉及到的单位,都有一名副局长,这协调起来就简单多了。
这二十个人呢,也不是说把这些人全部抽调过来的,而是通知他们加入进来,涉及到新农建设方面的问题,在他们各自的单位里边,他们就要负责出面的。
这就是责任到人了,各自单位联络起来就比较方便了。
云彦昌拿着方案看了一下,点点头说道:“这个安排还是比较合理的,具体的人员方面,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领导,这个还是您来定夺吧,我对各个单位的情况也不是很熟悉。”李修远赶紧开口说道,其实这不是熟悉不熟悉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了人员,你凭什么替领导做主啊?
所以他整个方案里边,只是提了,这个新农示范小组,需要什么样的人,是副局长,还是技术员,却没有明确是某某副局长,还是某某技术员。
和领导相处,这个分寸感要把握好的。
尤其是要在细节上注意,就比如说这个时候,云彦昌询问自己的意见,自己能上来就回答吗?领导是真心询问,还是随口一问,这个一定要分清楚的。
能回答的回答,不应该回答的,一定不能回答。
果不其然,云彦昌没有再追问了,点点头道:“嗯,这样吧,这个架构先放在我这里,我考虑一下人选。”
“好的,云县。”李修远应了一声,就准备起身离开了,但是云彦昌却说起了明天市里的总结表彰会的事情。
总结表彰会,一般矿难发生以后,这之后开个总结会就可以了,哪怕是有在救援中表现突出的,也不会大张旗鼓的表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