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隆庆中兴

首页

第1765章 边方朝堂论是非(四)

对于潘季驯的看法,朱载坖是支持的,大明的桥梁技术要有所发展,就必须要不断的尝试,而且潘季驯也做了详细的计划,朱载坖认为完全值得一试,但是除了技术上的问题之外,内阁关心的还有就是造价问题,修筑直道本来就是一项耗资极为巨大的事情,再加上大规模的整修桥梁的话,会使得整个直道的造价进一步提升,这是内阁必须要关注的事情。

据潘季驯的估算,要想将黄河大桥修建起来,所需要的银钱大概在四十万元左右,这个数字可不小了,整个京广直道上,大大小小的桥梁何止一百了,虽然这些桥梁的规模可能不如黄河大桥的规模大,但是总体算下来所需要的费用也是不菲的,这点是内阁辅臣们所担忧的。

之前工部也已经核算过了要将北直隶等处的桥梁全部予以翻新所需要的费用,估计在三百万元以上,如果在加上京广直道的修筑费用,整个工程的开支就将超过两千万元,这个数字肯定是极为惊人的,但是朱载坖认为这些费用是合算的,朝廷虽然投入巨资,但是整个北方的交通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不仅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可以节省朝廷的行政成本,这些收益是远远比朝廷的投入大的。

内阁辅臣们当然知道道路的修通对于当地的好处,但是张居正看了申时行一眼,申时行出来说道:“陛下,眼下朝廷开支浩大,太仓有些支应不住。”

朱载坖当然明白申时行的意思,就是想要朱载坖动支内帑吗?朱载坖说道:“内帑自然是可以拨出的,但是需要多少?朕的内帑也不多了。”

其实朱载坖的内帑还是相对比较充裕的,朱载坖每年的内帑收入主要是一百万的金花银,还有少府监铸钱钱息,王直经营贸易所赚取的利润,还是内官监下属各个工场的利润,一年下来,大概在七百万左右,但是除了宫廷开支之外,御马监禁兵、亲军诸卫是由内帑全部供养的,京营和内外官军的年节赏赐,大小官吏的恩俸等,也是从内帑开支的,所以虽然朱载坖的内帑收入不小,但是开支也不小,每年的结余也不多,这多多年下来,朱载坖是在内帑存了近两千万的结余,但是那是大明压箱底的钱,轻易不能动支的。

申时行的意思是从内帑动支八百万,其中五百万用于京广直道的建设,三百万用于北方桥梁的修建和加固,朱载坖听了之后,当即予以拒绝,朱载坖说道:“内帑是有一笔银子,但是主要是为防备天灾和用兵所准备的,动支数目过大,一旦有天灾或者用兵之事,朝廷如何应对?”

朱载坖的意思是动支四百万,一半用作京广直道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