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拒绝
没有点知名度,倒是那个沈一涵他很感兴趣。
要知道一个女人能中状元,这在古代根本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因为科举状元这些都是男人的事情,她们根本的任务就是在家里相夫教子。
能够在古代,与众多男人的争夺中考中状元,可以说是非常了不起了。
但这个时代注定她有才华也是不能施展的年代,现在不就是整天用面纱蒙着脸。
不能用真面目示人,听起来也是挺可怜的。
浪费了大好年华,还有就是大好的才华。
当然,这些都不关李宏的事情。
和罗倩倩一路说说笑笑,两人倒是回到了家里。
第二天一大早,李宏就被李世民召见了。
本来是说盐的事情,上次李宏给出了新的提纯盐的方法。
那是非常好用,而且盐的产量也大幅度上升。
今天让李宏来的原因就是,商讨要不要让盐私有化。
毕竟如此多的盐,由朝廷垄断,下面的百姓多多少少有些意见。
要是盐便宜还好,关键就是太贵了。
百姓有意见也是应该的,私有化了之后就会有竞争。
盐的价格肯定会大幅度下降,不过应该要怎么私有化。
这才是最关键的,毕竟盐田,盐井还有盐矿这些都掌握在朝廷手里。
说起来,这些都是李世民的私有财产。
让盐商来朝廷采购盐肯定是不现实的,因为以前就是这么做的。
这样根本就不是私有化,还是朝廷垄断。
但现在盐私有化是个大趋势,因为价格要降下来。
百姓们要吃便宜的盐,而且还是好盐。
所以李世民就叫过李宏前来商量,看应该怎么办。
当然,来的人不止李宏。
还有房玄龄,杜如晦。
当初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就有房谋杜断的佳话。
可以说这两个人就是李世民智囊团,没有他们的话,李世民可能早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不仅是房玄龄,杜如晦。
一旁还有魏征以及长孙无忌等人,这些人现在分为了两派。
那就是同意私有化,已经不同意私有化。
不同意私有化的人也是有自己的理由的,那就是这些盐能够为国库提供大量的财政。
要是盐这一块儿少了收入,那么国库就会空虚。
毕竟现在的大唐,盐是财政税收的大头。
这个传统一直从汉朝延续到现在,可以说是亘古不变。
突